预制菜,听起来是个新鲜名词,其实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如果你点过外卖、去过连锁餐厅,很有可能早就吃过预制菜了。从类型上看,预制菜一般分为4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下单刚5分钟,商家那边餐品就准备好了。”“不到10分钟,工艺复杂的红烧肉、花胶鸡等餐品就已端上桌。”近段时间,预制菜引起热议。全国预制菜相关企业从2018年的8000家激增到2022年超7.6万家。市场规模从2017年约1000亿元增长到2021年超过3000亿元。一些研究机构认为,未来3—5年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预制菜之所以能爆火出圈,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迎合了快节奏生活下无暇下厨的年轻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家常菜、火锅还是异国美食,都可以找到相应的预制菜,半成品食物拿回家加热一下就可直接食用,高强度生活下,不愿再花费精力在家庭烹饪上的年轻人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吃到特色菜品,省时又省心,因而受到了大批年轻上班族的追捧。 预制菜是大范围工业生产,具备长链条属性,有集中采购、集中销售、集中定价的特点。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使用预制菜可以丰富供应、提高实效、减少人工等成本。 然而,预制菜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劣势。1、营养价值不高:由于预制菜一般需要在加工生产线上进行切丁、调味和烹饪等过程,其中可能会加入大量的盐、油、糖等调味品,这些调味品不仅影响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2、原材料不新鲜:一些预制菜为了保质期,可能会使用较长时间的原材料或添加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这些会导致原材料品质下降及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3、容易滋生细菌:由于预制菜一般是预先作好的半成品或成品,需要在包装后储存或运输较长时间,这就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导致食物不安全;4、稳定性有待提高:预制菜生产是标准化、流水化的生产方式,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有待提高。对于同款预制菜,甚至同一批次同一种类产品,其口感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 本单位在2022年对预制菜安全的风险研究中发现,速冻菜肴、调理肉制品有1批次过氧化值不合格,2批次亚硝酸盐不合格,净菜有6批次存在微生物污染风险。过氧化值超标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不新鲜、储存时间较长,导致油脂氧化;亚硝酸盐超标可能是由于冷链运输或货物储藏期间,反复冻融导致的;微生物污染则可能发生在包装、运输、储存的任一环节。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净菜类产品时最好先进行简单的处理,比如简单的清洗或者沸水断生等,一是可以去除灰尘等污染物,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的致病菌在高温的条件下都会被杀灭。另外,受到食材种类限制,预制菜营养较为单一,多以荤食为主,缺少蔬菜水果且二次加热,会导致营养流失。因此,大家在享受预制菜的便利的同时,也应多注重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