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质检专栏
我市食品接触塑料制品常见不合格项目分析
信息来源: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发布时间:2020-06-18 00:00:00 点击数:
 专家简介
方溢彬,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食品相关检测室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检测及研究。
往期回顾>>   

     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是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和塑料复合制品,包括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和工具等。2006年,原国家质检总局签发了《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生产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厦门市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行业在市场准入制度的导向和各级部门的监管下发展良好,近三年的产品抽查合格率都在98%以上。

 

  产品质量提升没有终点,下文我们将对近三年市级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厦门市市级监督抽查任务中,2020年发现4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剥离力和总迁移量;2019年发现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氧气透过量;2018年发现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剥离力和氧气透过量。

 

  总迁移量是产品的卫生安全项目,为国家强制标准要求。总迁移量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迁移到与之接触的食品模拟物中的所有非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数值越高,说明食品接触材料在包装食品时迁移的非挥发物质就越多。消费者使用总迁移量不合格的食品包装,容易摄入过多的非挥发物质,对身体健康有害。造成总迁移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有:

 

  1)企业未根据产品预期使用条件(接触食品类型、温度等)选用合适的原料;

 

  2)选用的辅料和添加剂不合适,未能与树脂牢固结合;

 

  3)生产工艺不成熟等。

 

  剥离力是复合材料产品的关键物理性能项目,为推荐标准或企业标准要求。剥离力是指粘贴在一起的材料,从接触面进行单位宽度剥离时所需要的最大力,它反映复合材料的粘结强度。剥离力不合格会破坏复合包装袋完整性,造成包装袋密封性、耐蒸煮性变差,影响内包装食品的货架期。造成复合膜袋层间剥离力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有:

 

  1)材料表面张力低,不符合印刷或复合要求;

 

  2)干燥温度控制不当,热封温度不够,热封速度过快;

 

  3)印刷油墨与印刷基材不亲和、相容性不好等。

 

  氧气透过量是产品的阻隔性能项目,为推荐标准或企业标准要求。氧气透过量是指材料对氧气的渗透率,包装材料对氧气阻隔能力是产品保质期长短的关键因素之一。塑料薄膜本身的成分,分子结构及分子聚焦状态等内部结构以及塑料与透过性物质之间的相容性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塑料薄膜阻隔性能。造成复合膜产品氧气透过量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有:

 

  1)膜本身的阻隔性能较差;

 

  2)复合工艺不成熟,薄膜之间没有粘合在一起,存在白点气泡;

 

  3)复合膜被穿孔破坏,如PE膜上的晶点、鱼眼、杂质等硬块,在复合压力下出现压穿;4)复合加工时对膜的机械损伤,如复合压辊/胶辊表面粗糙或不清洁等。

 

  最后,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证件齐全的正规厂家,正规企业生产的塑料包装产品上应有生产许可证号、厂名、厂址、净含量、产品材质等信息,并注明食品用或类似字样,或调羹筷子标识。

 

  2)观察产品外观,外包装应完整,无损坏无开封迹象;产品表面应洁净,不应有杂质,不应有明显裂痕、磨损等缺陷。

 

  3)根据预包装食品的性质(是否含油脂、是否含酒精、是否为酸性食品、处理和保存的温度等)来选择适合材质的塑料包装材料。避免使用非耐热的容器盛装油脂食品和热食等,并要少用塑料包装容器长时间盛装高温类和油脂类食品;标明可在微波炉使用的食品容器方可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