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质检院参加由全国文具运动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固定式健身器材》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线上研讨会。市质检院作为相关标准工作组成员参加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重点讨论的六项标准分别是:GB/T 17498.1、GB/T 17498.2、GB/T 17498.6、GB/T 17498.7、GB/T 17498.8以及GB/T 17498.10。这些标准涵盖了固定式健身器材的通用安全要求,以及力量训练器、跑步机、划船机、踏步机和动感单车等消费者常用的固定式健身器材产品。 目前,我国现行的固定式健身器材国家标准仍为2008年版,距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该标准在当时是参照ISO 20957-X:2005系列标准制定的。然而,近年来ISO标准已经进行了多次更新,如ISO 20957-1:2013(新增了对折叠、存储状态的稳定性测试,以及对载荷、耐久性和心率控制模式的要求)、ISO 20957-2:2021(加入了限位器、配重杆、工作臂的试验要求)、ISO 20957-6:2021(调整了外部结构、把手、固有载荷和耐久性的测试要求,并增加了对跑步表面、加速度和噪声的规定)、ISO 20957-7:2020(修改了固有载荷和耐久性的测试方法,并增加了带子运动范围的规定)、ISO 20957-8:2019(新增了踏板防护栏、把手、座椅的要求)以及ISO 20957-10:2017(调整了固有载荷的测试方法,并增加了紧急制动和功率的测试方法)。鉴于此,为了确保国内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及时跟进并对标国际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在会议上,市质检院与参会的专家和代表共同对相关标准草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讨论。期间,市质检院针对标准中的具体条款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例如,指出ISO 20957-6:2021标准中的“摩擦系数”测试方法描述不够明确,并建议在GB/T 17498.6标准中应明确规定各项安全要求的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这样的建议旨在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明确的依据,确保产品能够符合标准要求。 厦门是中国固定式健身器材的主要生产和出口中心,年产值高达数十亿元。市质检院针对这一产业构建了先进的检测服务平台,为当地企业提供了优质且便捷的检测认证服务。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市质检院与行业的交流,推动健身器材行业的相关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更加科学、完善和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