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行动启动以来,厦门市质检院充分贯彻“三提三效”部署要求,发挥技术优势,多措并举、快速行动,组织专家力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周密安排部署。院领导班子第一时间组建专组专项,将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行动纳入半年度工作要点,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研究审定相关产品的抽检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抽检的覆盖范围、检验项目、执行标准以及任务分工、进度安排、工作纪律等事项,压实责任链条。 二是强化宣贯培训。为助力提高现场执法检查的规范性和效率性,在近两周的时间里,质检院技术骨干围绕营业执照应有电动自行车经营类别、重点车型、合格证、车辆外形、脚踏骑行能力检查、尺寸限值、蓄电池安装、车速提示音、防篡改、非车载充电器和蓄电池等十类检查,为各区电动自行车整治工作业务骨干开展了4场“电动自行车质量辨别检查方法”实地培训及现场答疑。 三是精准靠前“诊断”。选派“优精尖”技术骨干“入编”联合执法队,采取“789”工作模式(一周7天,上午8点到晚上9点),深入电动自行车大卖场、经营店等场所,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抽查工作,做到第一时间组织抽样、第一时间组织检验、第一时间上报结果、第一时间出具报告。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参谋”作用,整合技术力量,在协助执法人员辨别超标、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确保执法过程科学规范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